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1|回复: 0

汪克:中国没有怀才不遇的建筑师

246

主题

0

回帖

101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01
发表于 2024-9-25 11:24: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一个步伐迅疾的络腮胡男子出现了,他推门而入。
是他么?传说中的闾山山门的设计者?在21岁的时候,他的作品就以清华大学第一名的成绩入选《中国优秀建筑》,20多年后,他却称自己才刚刚开始。
北京7月的一个下午,北京惟邦环球建筑设计事务所。门或开或闭,但无一例外都有一个镂空的把手,造型像云、像花,线条行云流水,似乎暗示着设计者汪克丰富的内心。
都说成名要趁早。汪克的人生轨迹真就体现了这一点,在进入清华前他就被人称为才子,然而仅仅以才子这个称谓来概括他,却显得轻浅了。在随后的20多年里,他一次次地把自己推倒重来,似乎就是要挣脱才华带来的束缚和喧嚣。
那天他随意挑选了一间办公室作为谈话地点,雪白的墙面上空无一物,墙上他的剪影如此干净、完整。
说到尽兴处,汪克语调跌宕起伏,自我的嘲讽、精神的困顿,他竟毫不掩饰,不时朗声大笑。虽然,时间在他的身上铺陈了一次又一次悬念,不过翻云覆雨之手却总是自己。


离经叛道
所谓才子,大都恃才傲物。21岁以闾山山门设计取得成功后,汪克的名字被业界的人们记住了。“是觉得一切太容易了么?”记者以为他的过去都是顺境。
“考到清华,是我人生的第一个高峰。”汪克说。汪克1965年出生在贵州遵义,1982年的时候以当地最佳成绩考进清华。“考进清华,是我人生的第一个高峰,但是一进去就掉进了低谷,因为高考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对这个“从小到大,都是得第一,得第二都委屈了”的学生来说,“还有错误的判断,当时我觉得清华的学生肯定都是成绩好、体质弱、戴厚厚啤酒瓶眼镜的居多。我在中学时是标枪和百米冠军,没想到到了清华一看个个都是棒小伙子。当时的压力非常大,第一个学期回到家里,母亲痛哭了一场,因为我的头发白了一半。当时我就想,这清华怎么读得出来?才一个学期就这样了!”
幸运的是,在其他功课都比较悲惨的情况下,汪克的《画法几何》与《建筑初步》却出奇地好,到三年级时一举赢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建筑竞赛奖。当时全国1500多学生参加,仅33人得奖。有同学对他刮目相看了,竞赛过后有同学主动来找他交流。后来参加多项竞赛,频繁拿奖,大家终于注意到这个来自贵州穷乡僻壤的小个子同学,此后同学们开始有了“汪克设计很好”的印象。
到五年级毕业的时候,汪克得了全年级毕业设计第一名。
给他带来前所未有的辉煌的作品,是闾山山门。这个作品1986年设计,1987年动工,后入选1980年代优秀建筑作品,而且还作了《八十年中国优秀建筑》的封面,那个时候汪克年仅22岁。这个作品还代表清华到国际上参展,这是汪克的处女作,是他第一个盖起来的房子。
这是一个坚持的结果。山门在设计之初,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因为1980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大家还很保守,认为这个项目步子大了点。“这个项目从头到尾都是在压力下做的,方案出来老师都不接受,认为概念好,但是不适合。我左思右想,就喜欢这个,做成别的没有兴趣。”


冒险以及触动人心的设计
从这个案例汪克得到一个心得:作设计有时候需要一股劲,喜欢了就要去冒险。他认为闾山山门这个项目决定了他的一生。“我坚持,老师也有点懵了,觉得这个学生怎么这么怪。当时有个老师说汪克这小子玩世不恭。”
这句话放在20年前,就好比说一个人人品有问题,汪克为此难过了很久。有天晚上,他一个人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画图,突然想通了:“我从早到晚都在疯狂地作设计,我比谁都辛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叫玩世不恭吗?所以就此放下包袱了。”
方案完成后给甲方汇报,没想到甲方很喜欢。在这个设计中,汪克的“喜欢”代表以下问题:是否可以不做一个清朝的大门、辽代的大门,而做一个二十世纪的大门?能否体现时代的材料特色?并一一回答和解决。
这个后来被汪克笑称为“上帝打瞌睡时产生的偶然之作”,在今天看起来仍然显得前卫而经典。闾山山门在造型上虚实结合,材料用的是人造石材,悬挑11米,这是古代的技术无法做到的;而且材料还用了钢筋混凝土,利用其流动特性做出了设计师想要的造型和肌理,出来之后大家非常喜欢。
汪克很欣赏柯布西耶的那句话:你在摆弄形式,你只是在愉悦自己,如果某天你摆出某个建筑,触动了别人的心弦,感动了别人,就是建筑师的成功。“通过这个作品,我感受到了创造的神秘,同时领悟了真谛。”
有位摄影师在拍方案模型照片的时候对汪克说,一个白色的模型,能拍出黑白灰来,真棒!这是汪克在清华毕业前听到的惟一的表扬。“这句话对我一生都有影响,这样的事情在过去20多年里发生很多次,尤其在不顺的时候,但是在最关键的时候,都会碰到一两个人说起这个项目,让我想起那段经历,发现坚持的重要。”


我觉得被架空了
从1986年到1989年,闾山山门让汪克一直持续着一个创作高峰期,他在这个阶段参加了不少竞赛。谁知道,在别人眼中的高峰和盛宴,对他却是另一个低谷。
深圳海王大厦,是汪克1992年前后的作品,在这期间,汪克的很多作品过五关斩六将赢了投标,也有几个盖起来了,但是他都觉得不太满意,究其原因,汪克认为自己没有做施工图是遗憾,所以到了海王项目,汪克决定自己做施工图。
当时设计界普遍有种现象,由于设计多采取低收费、快速设计的方式,人手不够,图纸只能画到一定程度。画图时有个细节起了争议,汪克多画了几张图,立即有“前辈”来提醒:这不是科研机构,设计费只有这么多,这样画图肯定亏本。
闾山山门一个简单的四片墙,汪克画了15张图,比它规模大得多的海王大厦在排图纸的时候,排了200张,但领导下砍刀后实际不过100张,这在当时的业内已经是很高的标准了。后来汪克才知道,同样规模的项目,在国外的要求是800张。
“我当时特别困惑,不知道怎么画图了,甚至产生了一种危机,到底有没有建筑艺术?不就是一堆钢管、玻璃和材料吗?超越的东西在哪里?”他看不到实际作品比画出来的图更有真实、更动人的建筑质感。
虽然这个项目最后被认可了,但汪克却不好意思去见业主,方案时给人家说得天花乱坠,怎么盖出来是这样?“我觉得自己是个骗子,特别内疚。”最悲哀的是,26岁的他已经很难找到带他的人了,“人们都说,我已经创造了巅峰。”
汪克毕业以后,没有画过卫生间、楼梯间,似乎一路平步青云地就成为了建筑师。对于自己无意中走了捷径的过去,汪克却不满意,“我有被架空的感觉,社会需要这样的东西,而把个人推了上来,对个人却是一种牺牲。当时我说了这样的话:中国的建设大潮,会毁掉一代建筑师。”
做完整的建筑师
当时悲观到什么程度?“我甚至在问,到底有没有建筑艺术的存在?艺术在哪里?举目望去,中国这么多城市,哪里有建筑艺术的存在?”
研究生毕业3个月后,汪克即被破格晋升为建筑师,但此时他出国去意已决。做完海王大厦后,汪克到了新加坡。在新加坡和美国,汪克从头干起。在美国的训练是最扎实的,他的老师既管设计也管施工,当汪克画图的时候,旁边的院子就在施工,大家会去看都是什么材料,应该怎么做,现场都可以找到答案。
这段经历,让他感受到建筑师的职业责任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就是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你得确保你的设计是可行的,是符合预算、符合工序的,是能做出来的。
汪克开始解开了“为什么中国人做不好建筑”的疑惑。很多中国设计师很优秀、很敬业,这样的人在设计界比比皆是,但为什么他们的作品客观上不如国外设计师的好?出国七八年,带着这个问题,汪克找到了部分答案。1998年回国第一站寄居中科院设计院时,提炼了一套VI设计。“为什么中国建筑师做不好自己的事情?因为没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完。在国外,设计师有两件事情:一是设计,二是管控。产品和服务是建筑师的两条腿,只有把这两个工作做完,才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师。”
他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中国的设计师多数只用一条腿在蹦。“回国后我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建筑师都是残疾建筑师,我也一样。”


全程服务
“大师也好,小兵也好,你得先当个完整的建筑师,先把两条腿发育完整了。这话说起来很容易,该你面对现实了,怎么办?”
从回国的1998年开始,汪克一直在实践着自己的理论,他将这一时期称为面壁10年。最开始学雷锋,奉送后期施工合同管理服务。心血没白费,从2002年开始,他终于签到了全程服务的第一单。随后汪克的作品包括贵州乌当行政暨会议中心一期和二期项目、内蒙贺兰行政中心、北京九三学社项目等,到现在又承接了贵州博物馆项目。
作全程服务最大的受益者是甲方。比如贵州乌当项目,因为得到了业主的完整授权,汪克从招投标开始就对标书进行了修改,甚至限定施工队该做什么不做什么。
例如,很多施工单位在报价的时候以极低的价格竞争,到最后再进行索赔。有一次一个施工单位遇到了汪克,拿着一大堆需要增加的材料找甲方要求索赔时,汪克立即指出图纸上画得很清楚,这些本来就在造价之内。这样的索赔差点就成功了。
作为建筑师来讲,看工地必然会影响其精力,这样是否会影响一个建筑师的创作能力?汪克反问:“两条腿走路可以休息,均衡而协调,一条腿能蹦多远?”很多建筑师,图纸这样画的,但是施工的时候无法实现,他下次仍然这样画,一个节点错了10年还在错,建筑师不到工地就可能没有机会更新他的一些需要实践才能更新的知识,所以最好的建筑师应该在现场。


45岁才成熟
一到工地,汪克说自己所有的浮躁感就都没有了。项目使得建筑师成熟,中国的建筑师很幸运,“中国也没有怀才不遇的建筑师,相反中国大部分还没有成熟的建筑师已经在担任很重的责任。”
“中国建筑师早衰得严重,所谓建筑师40岁以后不做方案、50岁审图、60岁退休,这就是国内建筑师的生命节奏。但是你知道吗,国际标准公认的是建筑师45岁才成熟。”汪克说。
而建筑师还贵在坚持,1998年之后的10年中,汪克就认为自己在闭门造车,在冒险,因为不知道他提倡的全程服务在中国是否适用。但从2002年开始的 6个项目为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因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将其全程服务案例作了学生的教材,每年请他讲课。
现在,汪克组建的中国营建小组正在提出一个中国建筑师全程作业流程,这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当代中国建筑师全程业务的规范和标准。汪克把建筑师的全程业务分成了7个阶段,如果这7个阶段都会做了,学生就可以出师了。
据悉,中国勘察协会和建筑师注册中心正委托营建小组来编写《中国职业建筑师手册》,按照计划,今年底就会面世。
建筑师汪克即将45岁了,但这才是他的开始。
人物档案
汪克,惟邦国际设计集团董事长、首席设计师。子公司惟邦环球建筑设计(北京)事务所获得原建筑部颁发的甲级建筑设计资质。
汪克是中国建筑师全程业务的倡导者、中国营建研究小组召集人,兼任清华惟邦城市与营建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客座教授、《建筑师》编委、《TA》理事、《北京规划建设》理事。


作品及出版
项目有闾山山门、旧金山MILANO剧场、央视动漫产业园、北京儿童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北京九三学社项目、遵义市政府项目、云南省博物馆新馆(优胜方案)等。2005年由中国建工出版社出版了《汪克艾林》作品专辑,2007年出版《当代建筑语言》学术论著,即将出版《营建十书——中国建筑师全程业务》、《中国建筑师职业手册》和《博物馆——城市发动机》等专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pgive@qq.com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添加微信客服
  • 关注公众号
批给屋 © 2001-2024 Discuz! Team. Powered by Discuz! W1.5 蜀ICP备12029808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