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价值取向与评价标准的同质化是建筑创新的思想障碍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的同时,如何延续并创新城市建筑文化特色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一个众所周知的情况是,我国的特大城市以及一部分大城市的高端设计市场,基本上为西方建筑师所“占领”,他们的作品、以及大量跟风而上的仿制品充斥大江南北,“千城一面”和城市建筑缺乏中国特色的问题,已引起国内外舆论愈来愈多的关注和诟病。一位国外同行最近说,“中国的城市建筑毫无自身特点”,“中国建
筑设计亟需考虑环境,否则建筑就是毫无意义的复制品,甚至是垃圾。”其实,不仅在建筑界,而且在社
会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此类议论,只不过没有这样尖刻、直白罢了。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如果就事论事,我们可以把问题归结为中国建筑师的水平和素质的原因,特别是归结为行政权力的滥用、商业文化的不良导向,以及设计市场管理混乱等等。但我们进一步观察就会发现,其实这已是当前出现在中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的同质化、西方化,则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五四”以来,中国文化破旧未能立新,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在中国现代文化未能形成自己体系的情况下,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接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把西方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当作我们的取向和标准。唯他人马首是瞻,在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失语,是文化领域中一种颇为普遍的现象,在一些领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以建筑论:我们的教育体系源自西方,从布扎、包豪斯开始,中国的建筑教育一直未摆脱西方的“窠臼”;而形形色色的西方现代理论,总是在第一时间被引入中国,而且理所当然的被奉为“经典”。通过西方已有的学术视角,反过来再形成对中国的看法,已经成为中国建筑理论研究中的一种惯性思维。在建筑设计领域,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抢眼。多年来,西方流行什么这里就流行什么:1980年代流行“后现代”,那时候谁不知道文丘里、格雷夫斯就会被认为“落伍”;从1990年代开始,以S O M、K P F为代表的商业建筑文化开始流行,在建筑物或者渲染图上,到处是格栅、飘板,欧陆风更是全国泛滥;而近几年,扎哈、盖里成为一些人的偶像,非线性、超三维又成了一种时髦……在建筑创作中以他人之新为新已成为我们的惯性思维。价值取向同质化、西方化,在建筑师、同时也在很多领导、开发商以及媒体中间,已经蔓延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现象,令人感叹,使人无奈。
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对中国文化缺乏自觉、自信。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崛起,谈论中国文化的人多了起来,在建筑创作中,也出现了一批表达地域文化比较成功的作品。但是,我感到,什么是“中国元素”,什么是“中国特色”在很多人心中仍然是一个疑问。在建筑界以至科技、文化界,至今仍然有人认为中国文化天然封闭、保守、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是科学艺术创新的思想障碍。不少文化界“大腕”在多个场合着意强调中国文化的“弱势”和“边缘化”,否认一些文艺作品的中国探索;而就在前不久,一位科学家也在报刊发表文章,提醒人们注意中国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这一观点很快得到一些人的认同和支持。至于建筑界,几年前在建筑学报上就曾有文章援引梁漱溟先生在“中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的观点,认为西方、中国和印度文化代表了3个“路向”,西方是向前的,中国是停滞的,印度是向后的,并以此说明中国建筑师在国家大剧院国际设计竞赛中全军皆没是文化上的原因……,这些事例在现实中可说是俯拾即是。“中国文化=传统文化=封闭保守”的认识经常在不自觉中表现出来。很多事实说明,中国的经济崛起并不等于文化崛起,“路在何方”?至少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仍然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价值取向的同质化,再加以体制上的诸多原因,使得中国建筑师和他们的“中国探索”很难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同。在方案投标、重大项目的建筑师的选择,以及在设计取费等问题上,中国建筑师无法享受与西方建筑师同样的“国民待遇”。权力的滥用、商业化的导向以及媒体炒作所造成的社会氛围,也使得有的建筑师习惯于看领导和开发商的眼色作设计,应该说,当前的创作环境十分不利于建筑创新和年轻建筑师的成长。丹纳在他那本著名的“艺术哲学”里写道:“群众的思想和社会风气的压力给艺术家定下一条发展的路,不是压制艺术家,就是逼他改弦易辙”。我在15年前曾经说过,“从根本上说,中国建筑创作的现状就是中国社会的现状,而中国建筑创作的未来也取决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改变价值取向的同质化所带来的“千城一面”和城市建筑文化特色缺失的关注和反思。
二、文化的自觉、自信,是中国建筑创新的前提价值判断同质化、西方化,与对中国文化缺乏自觉,是一枚钱币的两个面。因此,对中西文化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进行认真地比较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的历史文化观,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十分重要。我们需要动态地、全面地理解文化的发展。在历史上,中西方文化有着极不相同的发展历程。从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思想的确曾严重阻滞了宋元直至近代的中国社会发展,但也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多元走向动态发展的复杂系统,梁启超先生所说“孔北老南,
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的生动活泼的文化局面,也曾经造就了汉唐盛世,在悠长的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更是产生了世界文化史上极为丰富、极具活力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然闪现它智慧的火花,给世界科技及文艺创新(包括建筑创新)以重要启迪。日本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汤川秀树先生曾在《创造力与直觉》一书中专门论述了东方思维——直觉对科技创新的特殊作用,并以很大篇幅阐述庄子的思想对他的研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我常说:现在很多人欣赏西方建筑师的创造能力,其实这种创造力也并非西方人所独有,2000多年前庄子的“逍遥游”
所表现出来的天马行空般的创造性思维不仅使中国人,也使现代西方人惊叹不止;当达芬奇还在研究透视、伦勃朗还在为光影效果苦苦探索的时候,青藤、八大已经超越时空,把人们引入了无限广阔的心灵世界。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调整心态,从创作实际出发,并在现代语境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度发掘,我们将能找到过去从未发现的思想闪光点,为我们构建新的中国现代文化提供有力的支撑。只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消极的一面、低估以至否定其文化价值是片面的,也是不明智的。哈佛大学的张光直教授就曾经预言:人文科学的21世纪应该是中国的世纪。这个依据就是张光直所说的中国文明积累了一笔最庞大的文化本钱。按照他的看法,这笔文化资本尚未被现代中国人好好利用过。因为,近百年来的中国人基本上是用西方一时一地的理论与观点去看世界,甚至想当然地以为西方的理论观点都具有普世性。但是,一旦我们跳出一切成见的圈子,倒转过来以中国文明的视野去看世界,那么,中国文明积累的这笔庞大的文化资本就会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反观西方,在度过了中世纪的黑暗时期以后,经历了文艺复兴、现代思想的启蒙运动,到了近代,开始形成了“以分析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先进的西方现代文化。它推动了西方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影响了世界文化的走向。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历史上没有一种文化能够永远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以分析为基础”,是否还应该强调“综合”?“以人为中心”,走过了头是否会造成人与自然
的对立影响可持续发展?造成人对物质的无止境追求带来诸多社会矛盾?西方社会经历了百年来的发展,这些问题实际已经明显地暴露出来。对于这些问题,中西方学者都在严肃地思考,包括西方的不少学者已经认识到,西方文化并不是普世文化。塞缪尔·亨廷顿——一位强硬的西方中心主义者就承认:“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单一的普世文化”,“人类正面临本土化、非西方文化的复兴”。弗里德曼在说“世界是平的”的同时,也强调了文化的差异性仍然存在。事实上,人类文化从来就是多元的,今后也必然是多元的。很难想像,各具特色的印度文化、拉美文化、非洲文化,以及中国文化都消失了,只剩下西方文化“一枝独秀”,这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也不符合日益进步的人类对文化多元化日益强烈的要求。
应该看到,在21世纪的今天,东西方文化正在重构,中国正面临一次新的文艺复兴的历史性机遇,如果能够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思考中国现代建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就会走出迷失,使我们有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从而帮助我们找到明确的创作方向。在国内以及国际舞台上,争取自己的话语权。
三、立足自已,在跨文化对话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现代建筑的创新
我们提出以上观点,不是要把自己重新封闭起来,我一直认为:“在横向交流中突破、在横向比较中发展,是中国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立足自己,通过跨文化对话,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和解读,是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及理论实现突破创新的重要途径。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研究和实践过程。就当前而言,我以为: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解读传统,如何从建筑本体出发认识西方建筑,是需要重点研究的两个问题。
1. 在现代化、全球化语境下解读传统
观点一: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传统与现代,似乎是一对难解的结。在创作中如何借鉴传统,已成为
我们长期以来挥之不去的困扰。其实,从根本上说,现代与传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空概念和文化概念,
传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延续,但当它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契合时,传统文化已升华为一种新的文化。现代
中国文化源自传统,又完全不同于传统。以建筑论,脱离了现代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特别是现代人的文化理想和审美取向,笼统地讲传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观点二:那么,如何借鉴、吸收传统呢?我认为: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应作多层次的、由表及里的理解。形:有形,“载体”之局限;意:无形、可感,东方的审美理想;理:抽象的,形意之源,哲理与文化精神,建筑
创作之“道”。在创作中,不囿于形式,不拘泥于一家一派,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现代化语境下,以“抽象继承”(冯友兰语)的认知模式来吸收和借鉴传统,可能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建筑创作如此,其实,科学文艺亦如此。
2. 从建筑本体出发解读西方现代建筑
观点一:西方现代建筑是一个相互矛盾的多元化的综合体,有益的经验和思想常常包含在观念似乎
完全相反的流派之中。因此,把一个时期、一个流派看成是西方建筑的全部,既不符合事实,也对创作有害。
观点二:要向西方多元化的建筑流派学习,学习他们在形式上的创新精神,但更需要学习西方现代建
筑重视理性分析的传统,这对于我们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对于我们的建筑创作至关重要。
观点三:也要看到,近几十年来,西方文化出现了一种从追求本原逐步转而追求“图像化”的倾向。有法国学者认为,西方开始进入一个“奇观的社会”;一个“外观”优于“存在”,“看起来”优于“是什么”的社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艺术中的反
理性思潮盛行,有些艺术家就认为“形式就是一切”,“艺术的本质在于新奇……,只有作品的形式能引起人们的惊奇,艺术才有生命力”。他们甚至认为“破坏性即创造性、现代性”。对于此类哲学和美学观点对当今西方建筑,以及对目前中国建筑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我们要有清醒的了解和认识。建筑不是纯艺术,不应过度地强调“视觉冲击”,建筑创作只有从建筑的本体出发,才不致失去它创作的魅力和价值。
3. 传统≠中国,现代≠西方,中国建筑的未来在前方,而不在后方或西方。我们的目标是在跨文化对话的基础上探索“现
代”与“中国”的契合,力求在创作中有所突破和创新。这是一条立足中国建筑师自己的道路,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丹纳. 艺术哲学. 彭笑远 译.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7
2. 李允鉌. 华夏艺匠.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3. 童世骏 主编. 西学在中国. 北京:三联书店,2010
4. 汤川秀树. 创造力与直觉. 2000. 石家庄:河北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0
5. 张钦楠,张祖刚 主编. 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 程泰宁. 程泰宁文集.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
现状,既需要建筑师的自觉、自强,也需要全社会的
|
|